top of page

益生菌2.0世代 探索新保健價值

2019/01/11


今(11)日,圖爾思生技舉辦之第三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第二日的下午場特別邀請到亞洲精神益生菌(Psychobiotics)權威陽明大學蔡英傑教授與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陳倩琪博士為大家分享目前益生菌的最新研究發展與台灣在益生菌產業上的機會與挑戰。

現今已是益生菌2.0世代,益生菌除了具有能夠改善代謝症候群、腸胃疾病、免疫力等功效,益生菌也能通過菌腦腸軸線(microbiome-gut-brain axis)影響許多疾病進展,例如憂鬱、妥瑞症、帕金森氏症、自閉症等等,目前,研究顯示,腸道菌相透過免疫、迷走神經與神經內分泌來連接大腦。

陽明大學蔡英傑教授為亞洲精神益生菌的權威,他表示,心理健康一詞在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中是指一種足以應付生活中一般壓力並能夠有效處理工作的良好心理狀態,而精神益生菌一詞是2013年才出現,在文獻中定義為能夠影響大腦狀態的益生菌或益生質。據統計,至2010年有23.8 %的人具有精神健康問題。

他利用小鼠以母子分離模式做為動物模型,給予益生菌PS128後,進行強迫游泳、曠野試驗與十字迷宮等測試憂鬱及焦慮的試驗,發現補充益生菌的組別,行為試驗均有顯著的改善,其腦中前額葉皮質的多巴胺及血清素也顯著提高。

另外,蔡教授也利用在腦中的黑質部位注射MPTP誘發小鼠產生帕金森氏症,在補充PS128後,發現大腦黑質中導致帕金森氏症的致病根源α-synuclein顯著減少,且在narrow beam test行為實驗中也有顯著的改善。

目前,PS128已取得中台日美歐韓等多國專利,範圍包括菌株及其用於預防或治療憂鬱、腸躁症及功能性腸胃失調等。

蔡英傑教授表示,PS128現在持續進行自閉症、妥瑞症、帕金森氏症、睡眠失調與鐵人三項等臨床試驗,未來也將朝用於治療酒精成癮及思覺失調等方向邁進。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的陳倩琪博士表示,國際上,對於益生菌做為食品用途的評估準則自2006年發布至今未有任何修正,是十分具有科學性的建議,其評估標準分為菌株鑑定、安全性評估、功能特性及產品標示等,並在安全性評估中建議進行動物試驗及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

由於益生菌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各國也對益生菌審查越趨嚴格,在歐盟,是以QPS(Qualified presumption of safety)清單做為無安全疑慮或低風險用於食品及飼料菌種,需做菌種鑑定集菌株差異性、抗生素敏感性試驗、基因體特性等。

同時,陳博士也表示,臺灣的健康食品認證跟不上現今研究發展的腳步,例如精神心理健康等功效尚還無法認證,期盼未來能攜手產官學以更新法規。


文章出處 : 環球生技月刊 李林璦


Bình luận


更多報導

bottom of page